发新贴回复
返回列表1

查看:19035     * 贴子主题:顿 渐

帅哥:殷城



积分:40
注册:2015-07-14
沟通:
Post By:2015/7/14 16:37:49
顿  渐

作者:卢理湘

顿渐是佛道二教的重大论题之一,本文拟从性命双修的角度,对此论题进行简单的探索。

先明丹法之顿渐。

童贞之少年人修道,因其毫无亏损,本为元体,如将其圆陀陀、光灼灼之慧命收归中宫黄庭,时时醒悟,刻刻觉照,护持十月,即可大药过关,养成仙体,再得岀胎口诀,将道胎引岀,亲为佛子,称为顿法。

中老年之人,因其元体破,以下手之法补足以前亏耗之元精,将精炁神补足,慧光自现,马阴藏相,即可大药过关,称为渐法。

丹法之顿渐区别如下:顿法不需要百日筑基,直接以十月怀胎之功顿超生死,因为少年人元精至足。《道德经》云:“含德之厚,比于赤子……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,精之至也。”渐法必须百日筑基,补得精足、炁满、神圆,无异童年之精神状态,取其万丈高楼从地起,修行循序渐进之理。

次明佛法之顿渐。

佛教历史上有南顿北渐之争,南顿指南方慧能祖师之禅法,北渐为北方神秀之禅法,其区别如下:

神秀偈云:“身是菩提树,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。”

又偈云:“一切佛法,自心本有,将心外求,舍父逃走。”主张坐禅习定,以住心看净,为一种观行方便,其弟子普寂将其发展为“凝心入定,住心看净,起心外照,摄心内证”之说。

今以丹法分析之,北渐一脉,仅仅修心养性,而无修命之法。吕祖《敲爻歌》云:“只修性,不修命,此是修行第一病。只修祖性不修丹,万劫阴灵难入圣。”人身四大皆阴,钟离祖师云:“涕唾精津气血液,七般物事皆为阴!”修性无非修阴神,此神为后天识神,非先天真一之炁所化之阳神,张紫阳真人在《悟真篇》中称其为“投胎夺舍”之流,焉能超生死!

    北渐执着无为,而不知有作是根基,修士必采外来真阳之药,才得佛祖拈花,迦叶微笑之深旨。

    禅宗六祖慧能祖师偈云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

    祖师此偈直指炼性之功,道家真传称为炼己,南宗五祖白玉蟾祖师云:“三尸六贼本来无,尽从心里忙中有……三毒无根,六欲无种”可与慧能祖师偈交相辉映,以开照学人心腑。

  《坛经》云:“谁知火宅里,元是法中王”。“火宅”喻身,“元”是元精,元精是法中王。佛教里面还有甘露法王之语,甘露为元精所化,比蜜糖还甜。张三丰祖师云:“口饮甘露比蜜甜。”

《坛经》又云:“淫性即佛性,有情来下种,无情果不生。”

慧能祖师此语直指禅宗之秘旨,与我道门性命双修之命功同理同诀。

祖师之禅法以定慧为本,定是慧体,慧为定用,犹如灯光,有灯即有光,灯是光之体,即为定慧一体观,便为顿悟,教人仅从无念着手,并不限于静坐之途,一切时中行住坐卧,皆可体会禅的境界。

祖师得达摩禅之精髓也!以丹法言之,无情不能了道。丹,即为道果,“下种”之种,即为真种,乃先天真一之水,又名元精、黄芽、铅、水中金。又丹经云:“行住坐卧,不离这个”,即念兹在兹,绵绵不绝,此中境界,“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”。

由是可知,佛道二祖皆由“情”字下手,得先天真一之炁,性命双修而成佛作祖,伪邪之道焉知此情之秘哉!

我访道至江西吉安青原山净居寺,得识虚云禅师之徒体光法师,法师说:“淫心即是道心,为我禅宗之秘,诸佛妙理,不关文字,口口相传,佛佛心印,于起心动念处,着意参之。”又观虚云禅师之遗训,训云:“海底发火,直钩钓金鲤”,“海底发火”为白虎岀洞,正子时至,丹家称为“水中火发”,“金鲤”为元精,取“金”为水中金,鲤鱼能跃龙门之意,“直钩钓”之,比喻以下手法,元精从会阴穴逆上泥丸,如鱼跃龙门,化为甘露。

我道门南宗薛道光祖师云:“此道正是达摩祖师西来之意。”伪邪之道不知此情,此情动,为丹田炁动,下身阳性发现,为活子时,当用无孔双吹、下手之法以收元精,以元精滋养自身矣!若以柱杖棒喝、打七参禅、看话默照,焉能契达摩之旨,顿悟成佛哉!学士若仅知人情,不知丹情,则空有人情无道情,人情短暂无多时!速求师指破佛性!

吾尝居清源山清源洞道观,修身养性。裴仙祠内有一联,为祖师所留,其联云:“花开五叶凭吾插,海作三瓯任口吞”。“花开五叶”为禅宗五家七宗,“插”字隐喻下手之法,得佛道真诀者自知也,凡夫得之,当笑破口。“海”为北海之水,为先天元精,“瓯”为盏、杯之意。上联指禅宗之秘旨与我道门性命双修一样,天下无二道,圣人无两心,下联指活子时至,用下手之法,将先天元精化为甘露,从玄膺穴降下气管,“任口吞”之。

张三丰祖师《参禅歌》云:“仙是佛,佛是仙,一性圆明不二般,三教原来是一家。”佛家讲不二法门,不二即是唯一,儒家之太极、佛家之舍利、道家之金丹,名称不同而实质一样。又如精炁冲动之力,佛家称之为雪山大力白牛,道家称之为白虎,皆比喻外阳壮盛难伏也。儒家以《论语》治国,佛家以空寂为宗,道家以炼丹为真,三家均为我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,早已合流,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,焉有顿渐之争哉!

(《武当》2008年第3期)
<<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>>
返回列表1
Powered by ShuzirenCms © 2003-2024 Shuziren.Com ,All rights reserved.
Processed in 0.01148 second(s)